一、鼻炎
很多人秋天總感覺鼻子干,好像有東西堵在里面,擤鼻涕、咳嗽時,鼻腔會出血。一旦遇到花粉、粉塵等刺激物,還容易引起過敏性鼻炎。因此,呼吸道功能較差的人在秋天鼻炎很容易復(fù)發(fā)。但是調(diào)查發(fā)現(xiàn),急、慢性鼻炎和過敏性鼻炎患者普遍存在用藥誤區(qū),大多數(shù)慢性鼻炎都是由急性鼻炎轉(zhuǎn)化的。反復(fù)發(fā)作3個月以上被稱為慢性鼻炎,癥狀為進行性鼻塞、流涕,伴有輕度發(fā)熱、乏力、頭痛等。針對這類鼻炎患者,可推薦鼻腔局部用藥,如伯克納、輔舒良等噴鼻劑、鼻舒適片。
二、皮炎
進入秋季,氣候由潮濕悶熱變得干燥,氣溫也明顯下降,空氣中的水分減少,加之風吹日曬,皮膚備受考驗,一不小心就容易中招,引發(fā)皮炎。皮炎用藥應(yīng)把握幾點原則:一是分析病因,對癥選藥;二是觀察皮疹特點,選擇合適劑型;三是看病變部位,選合適藥物。
(1)皮膚過敏癥:應(yīng)口服抗阻胺藥,如撲爾敏、賽庚啶等第一代抗阻胺藥,主要作用是止癢。由于第一代抗阻胺藥大多會使人昏昏欲睡,司機和學生最好選擇第二代,如西替利嗪、依巴斯汀等,睡前服用一片。癥狀較輕者可用冷敷法,較重者則應(yīng)在醫(yī)生指導下,涂少量皮質(zhì)激素類藥物,如氫化可的松,一天一次,癥狀減輕后就停用,用藥時間不要超過一周。(2)皮膚瘙癢癥:如果身上出現(xiàn)了過敏癥狀,可用地塞米松、樟腦霜涂抹患處,一天2~3次,好轉(zhuǎn)即停。另外,有些化妝品容易造成皮膚瘙癢,此時應(yīng)立即停用,并用溫水洗臉,適當擦些維生素E乳霜。需要提醒的是,皮膚瘙癢以局部用藥為主。(3)皮膚濕疹:癥狀可能出現(xiàn)在全身,也可能出現(xiàn)在局部(如下肢、上肢、手部、足部),常見有紅斑、丘疹、水泡、脫皮等,有發(fā)癢和燒灼感。癥狀較輕者以局部用藥為主,如用皮炎平等激素類藥膏涂抹患處,一天2~3次。平時應(yīng)穿著透氣性較好的衣物、鞋子。
三、胃痛
在夏季時,很多人的脾胃已“內(nèi)蘊動亂”,如果秋季一受風寒,極易誘犯胃痛。 專家分析:引起胃痛的原因很多,最常見的就是因胃酸過多引起的急慢性胃炎、消化性潰瘍、胃炎、胃潰瘍、十二指腸潰瘍等。治療胃病的藥物較多,因作用機制不同,服藥時間也應(yīng)“因藥而異”。
氫氧化鋁凝膠、胃舒平、蓋胃平等,屬于抗酸劑類藥物,主要用來治療胃酸過多、胃潰瘍、十二指腸潰瘍。胃舒平、蓋胃平為咀嚼劑,嚼碎后服下效果好。阿托品、胃長寧、胃安等屬于抗膽堿能藥物,對治療胃痛也有一定效果,但單用效果差,要配合抗酸劑藥物使用效果更佳。服藥時間最好在餐前15~30分鐘左右,用量應(yīng)以剛能引起口干為度。青光眼、前列腺肥大、支氣管炎患者,服此類藥可能加重病情,應(yīng)忌用。如出現(xiàn)腹脹、惡心、嘔吐等癥狀,可選用胃復(fù)安、嗎丁啉,每日口服3次,每次1~2片,飯前服用。注意胃復(fù)安不要與阿托品或山莨菪堿同時服用,否則效果會降低。
四、咽喉炎
在夏季出汗過多后,身體各組織均處于水分不足狀態(tài),秋季一旦受到風寒,很容易引起咽喉炎。專家分析:秋季是急、慢性咽喉炎的高發(fā)季,加之氣溫變化大,患者會伴有咽喉腫痛、咽干、咽癢、咳嗽、聲音嘶啞等,常被誤認為是感冒。專家“藥方”:對咽喉炎患者來說,大劑量使用抗生素,不僅不能減輕咽喉疼痛、發(fā)癢、發(fā)干等癥狀,反而容易產(chǎn)生副作用,建議平時多吃一些含有維生素C的水果、蔬菜等以及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東西,比如豬蹄、魚、牛奶、豆制類食品等。適當?shù)臅r候可以口含咽喉炎片,讓炎癥得到一定的控制。
北國的秋,
卻特別地來得清,
來得靜,
來得悲涼。
——《故都的秋》